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订单变薄,库存贬值,生产衰退。刮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波及深处内陆的武汉中小企业。
如何危中寻机?记者近日在武汉开发区采访时发现,不少小的技术企业却有各异的大智慧。
自主品牌独领风骚
武汉天高,一家生产小小钢板焊接衬垫的企业。可是,在杭州湾大桥、香港昂船洲大桥、上海东海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几乎所有跨江跨海大型钢箱梁结构桥梁中,处处可见她的身影。
天高总经理汪小根摆弄着手间火柴盒般大的焊接衬垫,通俗地解释:传统钢板对接必须双面焊接,在一面焊接后,另一面不得不仰焊或翻身焊,这种焊接工艺根本无法应用于桥梁、造船等行业;把焊接衬垫衬在钢板连接处,可实现单面焊接,双面成型。
方寸之物,却让天高成为国内及周边国家大型钢结构桥梁制造工程焊接衬垫的供应商。天高在连续4年10%增长的“慢跑”后,去年下半年于金融风暴中突然发力,增速达到68%,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及地区。
汪小根说,成功的关键是自主品牌,企业拥有技术创新支撑,此外还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公司在元月份致上海船厂的一封函提到,“在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困难时期,我们将大幅度下调供应价格,抱团取暖”。
今年以来,天高凭此营销方式又新开发了日本、韩国等近10家国际市场客户。汪小根说,现在要瞄准经济危机带来的商机,争取进一步扩大市场。
谈话间,汪小根又将话题扯到国家大规模铁路建设2万亿投资上。他说,正在研发新的产品,如果铁轨缝隙都用上我们的产品,每个赚10元钱……
走高端路线扩军海外
裁员、减薪的风声让不少人心里没底,东江阀业的总经理张在波却是信心满满:“危机中也存在机遇。”
东江阀业在几年前的价格战中,冷静地确立了自己的高端路线,“宁可退出竞争,也不做水货”。去年底,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磁阀,一举打破国际公司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并实现出口美国。
随着国际汽车及零配件市场对低耗能、废气低排放和高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东江提前研发出达欧Ⅲ排放标准的EGR电磁阀,先后与东风汽车、北汽福田、江淮汽车、奇瑞公司等达成合作协议。
公司去年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提高了产能,销售规模同比增长51%,出口同比增长100%。张在波称,预计今年销售可增长100%。
同样,走高端路线的武汉麦克维尔公司通过对楼宇控制系统、磁悬浮轴承等技术改造和研发,大力发展适销海外的产品,来自意大利、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订单接踵而至。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订单600万美元,超首季目标的50%。
中小企业“剩者为王”
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是我省排名前50位的出口型企业,专业生产、研究和开发铅酸蓄电池。受金融风暴影响,主要原材料铅在期货市场的价格曲线呈“垂直落体”,仅去年10月份价格就被“腰斩”一半。
公司董事长郑海东介绍,行业内企业大多经历了3个冲击波:受海外坏账传导,企业资金链断裂;大量库存原材料,蒙受贬值亏损;经销商惊慌失措,导致企业订单下滑。不少企业两三年赚的钱一个月就赔进去了。
长光公司则幸运地躲过了金融风暴前两个冲击波。在郑海东看来,这场逐渐蔓延到实体经济的风暴,必将促使整个行业重新“洗牌”。但他信心十足地认为行业“恢复可期”。
郑海东乐观估计,铅酸蓄电池作为工业“粮食”,本身就有刚性需求,尽管4万亿刺激计划的提振效应从“立竿”到“见影”还须时日,但机遇就摆在眼前。
出于以上判断,公司已经启动4500平方米的新厂房建设,扩大产能。同时,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销售重心由原来的外销转向国内。
在这场金融风暴面前,选择“积蓄力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少见。东风模具计划投资1个亿,扩建模具生产线;武汉万邦引进关键设备,积极在欧美以外地区设立销售公司。
企业家们都坚信,撑过这场风暴,活下来的将“剩者为王”,危机过后,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